报告:2030年人工智能可带动我国GDP增加7万亿美元

时间:2022-05-11 16:44:33 来源: 人民邮电报


60个!圆满落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技术已经支持60个语种语音合成、69个语种语音识别、168个语种机器翻译和6个语种交互理解。

世界第一!过去10年间,中国人工智能不仅专利申请量39万件,占全球总量的74.7%,而且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全球排名第一位。

185万!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85万家,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65.7万家,增速达56.89%。

十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超52万件,其中,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39万件,占全球总量的74.7%。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创新应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一位。

2021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已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论文发布数量的领先者。在全球居前1%的人工智能高被引论文中,我国居全球第二位;在全球高被引前100篇论文中,我国有16篇入选。

在技术创新的质量方面,百度研发的自动驾驶、科大讯飞研发的智能语音助手、华为研发的全栈全场景解决方案均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台深度融合带动产业繁荣

2017年11月,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台名单出炉,确定依托百度、阿里云、腾讯、科大讯飞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四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台。如今,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台已逾十余家,依托单位涵盖多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覆盖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智能视觉、基础软硬件、智能供应链、图像感知、视觉计算等多个领域。随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台建设的推进和不断扩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场景走向深度融合。

相关机构收录的10年来的历史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投资整体持续向好,不断升温。在所有获投人工智能公司中,行业应用层所处公司最多,共有3322家,占据了55%的份额;技术层公司有1813家,占比30%;基础层公司共816家,占比14%。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逐渐显现出细产业分工的态势,在底层基础构建方面,华为、百度、腾讯、阿里等企业依托自身数据、算法、技术和服务器优势为行业链条的各公司提供基础资源支持;而科大讯飞、格灵深瞳、融合现实和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将主要以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为方向;在硬件方面则有深兰科技、地线机器人、华为、小米等企业深入研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并日益与行业深度融合,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呈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繁荣局面。

惠民生让工作生活更加高效便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年来重点行业应用呈现加速态势。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深入前台、中台、后台全过程;医疗人工智能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截至2021年8月底,共有28款产品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德勤预计我国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率。目前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呈现出从初步探索到规模应用的过渡。

央视、新华社、光明网等均推出了数字人主播,支持从音频到文本内容一键生成视频,能够实现节目内容快速、自动化生产,相关数字人主播和数字人记者已在全国两会、春节晚会等大型报道和节目中广泛应用。在北京亦庄和雄安新城,无人配送和无人驾驶正在风生水起;在深圳机场,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证购票乘坐国内航班的乘客,在值机柜台无需办理登机牌,仅凭身份证即可直接办理值机选座、行李托运、安检和登机等全部手续;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开始参与评估患者既往所有病史,弥补了医生人工获取信息的盲点,让诊断治疗更加高效、准确;疫情暴发初期,“基于CT影像的肺炎AI辅助诊断”研发专项,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远程影像诊断中,两个月检查了2.4万多位患者,有效缓解了CT检查的压力……如今,人工智能日益深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越来越多地享受它带来的高效和便利。

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可带动我国GDP增加7万亿美元。展望未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要继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让人工智能在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人工智能发展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发明专利授权总量


精彩推送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3 www.ctocio.com.cn 

 IT专家网 版权所有